2017数码产品Top 5

Posted by Matt on January 3, 2018

又到年底了,是时候进行年终回顾了。这里总结下2017年入手的数码产品的前五名。

5. Nintendo Switch

Nintendo Switch 三月份发售的时候着实火爆了一把,全球缺货,各种排长队、一机难求的新闻铺天盖地。我抱着等降价的心态一直等到6月,还是全球缺货,还是一点没降。最后无奈亚马逊加价100刀入手。

之所以没有抢首发,是因为对这种家用主机和便携主机的混合模式有所怀疑,我并没有随时随地或在通勤时玩游戏的需求,也完全不喜欢在小屏幕上玩游戏,便携性的加入势必影响性能。入手之后的体验也验证了这点。

排在第5名除了硬件上的不足以外,更多的是游戏口味的原因。我相信有相当一部分人买switch是因为看到了几乎所有游戏媒体给「塞尔达传说」满分的评价。我不得不承认「塞尔达传说」有很大的突破,尤其是在开放世界的游戏性上做出了太多的创新,但是我本身并不是特别喜欢这种探索型的游戏以及卡通画风。不过体感型的「ARMS」、「Splatoon」以及「马里奥奥德赛」还是让我体验到了不少PS4平台体验不到的乐趣。

任天堂第一方游戏让我想起了「迪斯尼家庭价值观」,一种面向全年龄的游戏风格,不黑暗不极端,所有的体验都在某种范围之内,剧情也是简单俗套的杀妖怪救公主的故事(马里奥和塞尔达都是!)。这种风格或许适合大多数人尤其是轻度游戏玩家,但是我确实不太感兴趣。

4. Sony MDR-1000X 降噪耳机

当初在MDR-1000X和Bose QC35之间比较了下,从大多数评价得到的结论是MDR-1000X胜在功能、音质和外观,Bose QC35胜在佩戴舒适和连接便利,两者的降噪效果和续航差不多。

主动降噪耳机的效果主要是利用耳机产生的反相位声波和噪声声波干涉,从而减少噪声声波的强度。降噪原理决定了主动降噪耳机对周期型噪音有比较好的降噪效果,对于嘈杂的人声和环境声效果没那么好。

实际体验来看,暑假往返中美那十几个小时的飞机上,MDR1000X真是极大改善了乘坐飞机的体验,终于可以安安静静的在飞机上刷剧了。

3. Apple TV

Apple TV完全改变了我看电视剧和电影的体验。

之前是以下载为主,以Netflix和HBO等流媒体为辅。有了Apple TV之后,正版资源触手可及,再也不想花心思花时间找资源下载了。iTunes Store上的大部分电影租一部只要4刀,不用找资源不用等下载,立即可以播放。以我每年100多部的观影量来看,成本完全可以接受。而且还是1080P画质,配有精美的英文字幕。

对于Netflix和HBO上没有的电视剧以及少数iTunes Store上没有的电影,无奈只能下载。这里推荐下Apple TV+Infuse+NAS的组合方案。NAS是家庭云存储,可以把下载的电影存放在那里,通过Apple TV无线访问,在Apple TV上使用Infuse对电影电视剧进行管理。Infuse的优势在于漂亮的UI,自动匹配封面和metadata,自动下载字幕。(Apple TV 截图不方便,我拿iPad示意下)

此外,还发现了一些满足小众电影需求的流媒体平台,在Apple TV上都有对应的App。列举如下

  • Filmstruck:The Criterion Collection +filmstruck自有片库,目前看起来最值得投资的电影在线观看服务了
  • MUBI:Curator模式,一次只有30部可以看,每天更新一部,主要买的是选片人的品味
  • Sundancenow:小众电影聚合类,感觉算是最对我胃口的一个。各种主题的collection是一个亮点

2. iPhone X

关于iPhone X的讨论早已满坑满谷,这里就不再赘述。iPhone X是第一部让我感到真正有点「智能」的手机,引用下Rene Ritchie关于Attention-Aware Interface的论述

The mic was dumb until Siri, then it learned to understand us. The button was dumb until Touch ID, then it learned to know us. The camera was dumb until Face ID, now it’s learned to see us. And when it does, it becomes even more personal… and considerate.

Look at iPhone X and private notifications expand, ringers and alarms dim discretely because it knows you’re aware of them, and the screen stays lit because it knows you’re reading it.

It’s a dynamically, contextually aware interface and, combined with Siri and other sensors, it’s going to transform how we relate to technology — and how technology relates to us — going forward.

一句话评价下iPhone X:这是一个paradigm shift级别的产品,重要程度仅次于第一代iPhone,如果说过去十代的iPhone算作iPhone 1.0的话,iPhone X正式进入iPhone 2.0时代 ​

1. AirPods

AirPods完全改变了聆听体验。

AirPods一经推出就受到了热烈追捧,以98%的满意度位列所有苹果产品满意度排名的第一位。我今年6月份买的时候还是全球缺货需要等6周,随着圣诞季的到来,又断货到了明年一月。

对于耳机的讨论似乎大多集中在音质上,降噪以及外观上,便利程度这个特性长久以来被忽视。但事实上对我而言,很多时候音质并没有那么重要,音质的好坏想要被察觉出来,要同时满足以下3个条件

  1. 处于安静的环境
  2. 专心在听
  3. 听的是熟悉的内容 但我除了在电脑前会满足这些条件外,更多的时候使用耳机是在通勤的途中,在做饭或者其他杂务的时候,在走路的时候等等,在这些时候音质对于我来说并没有那么重要。理想的方式是在电脑前追求音质,用一副音质好的大耳机,在其他情况下,便利要更重要。

便利的终极理想情况是什么?是脑放,是只要脑袋里想到我要听什么,就马上在大脑中开始播放。如果以此作为终极目标,那么目前最接近这个终极目标的耳机是AirPods。无线和蓝牙自动连接,不需要每次拿出来整理线,不需要把插头对准插到耳机孔内。轻但牢靠的佩戴,不会长时间佩戴不舒服,不用担心从耳朵里掉出来,甚至很多时候会忘记自己还带着耳机这回事。长续航,配合上盒子有24小时续航,几乎不用担心没电这回事。最好的相机是你手边的那一个,耳机同理。

也正是这种便利性,让我愿意随时随地长时间带着,哪怕只有几分钟的路程也愿意戴上,也由此在一年的时间内利用做杂务时的一心二用听完了几百小时的播客内容,极大的扩展了听觉带宽的利用。

和其他耳机对比下,iPhone 7取消耳机孔之后,我买了几款无线耳机,B&O 的H5和H7,以及上面所说的MDR-1000X和AirPods,综合来看,同时满足稳定迅速的蓝牙连接、轻若无物的佩戴、长续航时间以及收纳方便随身携带的,只有AirPods。索尼新出的降噪豆及其他类似产品,因为入耳的原因,长时间佩戴并不舒服,而且续航也差了一截。


最后顺便提下其他没有入围的数码产品,并不是说它们不好,只是完全符合期待,没有带来任何惊喜

2017 mid MacBook Pro 15,更大的屏幕,更大的触摸板,更强的性能,多了一条TouchBar,没有任何惊喜,虽然不至于如Brandon Havard所说是「一个昂贵的错误」,但是看到同样的价钱已经可以组装一台双GTX 1080的性能怪兽的时候,不免有些心痛。

Apple Watch 3,可能是因为它的辅助定位,用来接收通知、听音乐和查看健康信息很快就成了习惯,戴上没多久就已经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了。

Filco minila air,手感是比普通薄膜键盘好了不少,尤其是在长时间输入的时候,但并没有网上看到评价那么夸张。